如今,流媒體平臺對于音樂內容公司營收貢獻的占比越來越大,隨著交叉持股,關系也越綁越深。
國際唱片業協會(IFPI)報告顯示,在2018年,流媒體音樂占全球音樂市場營收近一半。2018年全球音樂市場收入同比增長9.7%,達到191億美元,高于2017年的174億美元 。
報告還預計,流媒體音樂營收將于2019年實現進一步的增長。
然而,有跡象表明,流媒體在歐洲和北美的增長開始放緩。
根據環球、索尼和華納三大唱片公司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財報,索尼和環球兩家在第三季度的流媒體收入環比增速都有所下滑,環球唱片甚至出現了負增長。而華納唱片則繼續保持正向增長,且增速有顯著提高。
那么,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市場的增長,已經成為國際音樂市場寄予厚望的地方。但是,在亞洲,唱片公司面臨著盜版、本土音樂公司、獨立音樂廠牌的內容競爭。此外,國際公司在分部的經營,對于市場的反應機制、決策權力和創新能力都被總部捆綁,往往沒有那么靈活,其本土化策略做得并不好。
在與環球音樂簽下版權合約進入倒計時的最后一年,騰訊與環球音樂攜手發展到更深的關系。
事實上,騰訊所擁有的10億多社媒平臺用戶和騰訊音樂巨大的內容發行量,可幫助環球音樂更貼近亞洲聽眾,以及提升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。更不用說,未來騰訊音樂可能會成為環球音樂中國的股東了,雙方的深度綁定,也預示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啟。
前不久,索尼音樂娛樂中國總部搬了新家,在精心設計改造的辦公大樓里,新辦公室坐擁先進的錄音棚,圓形劇場風格的多功能會議廳。
可以預見的是,國際巨頭們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音樂市場的經營。
值得期待。